【螃蟹行情】临近中秋节,兴化螃蟹市场价格走高,呈现供不应求的现象

中秋节临近,兴化螃蟹整体高价开市,达到了近10年来的价格最高点。

母蟹:今年中母、1.8两、2两、2.5两的母蟹开市批发价分别是25.00、40.00、62.00、85.00(元/市斤,下同),分别比上年同期上涨47.06%、53.85%、72.22%、51.79%,分别比前年同期上涨25.00%、33.33%、55.00%、70.00%。

公蟹:今年中公、2两、2.5两、3两的公蟹批发价分别是15.00、25.00、38.00、62.00,分别比上年同期上涨25.00%、38.89%、35.71%、63.16%,分别比前年同期上涨7.14%、25.00%、26.67%、55.00%。

涨价原因:受持续暴雨高温等影响,今年螃蟹呈现“量减价涨上市晚”趋势。一是今年夏季连续阴雨寡照,发大水导致大部分养殖水面的水位升高,阳光照到水底下的照射力不够,导致螃蟹脱壳比较慢,螃蟹个头比住年小;二是南方洪水导致湖北、安徽、苏南一带等地螃蟹集体“大逃亡”,逃出网外蟹或散养蟹生长慢、个头小,因而汛情造成今年螃蟹上市量和规格都在大打折扣;三是在今年夏秋的一伏、二伏、三伏持续罕见的高温干旱,其强度大、范围广、时间长,导致螃蟹管理十分困难,特别是水质、水温难控,严重影响螃蟹的成活和生长,同时普遍增加了养蟹的人工成本、物化成本。

市场预期:天气异常,导致今年螃蟹的成熟期和上市时间与正常年份相比要推迟15天左右。从今年特殊天气结合养殖户生产情况分析,今年或将是一个螃蟹规格降、单产降、总产降、成本涨、价格涨的年份;从当前螃蟹开市规格分析,2两以下的母蟹约占总量的80%左右,2.5两以下的公母约占总量的17%左右,2两以上的母蟹约占总量的2%左右,3两以上的公蟹约占总量的1%左右,大规格蟹比常年锐减。因此,业内人士预估,在正常情况下,今年螃蟹价格不会低,比前两年价格会大幅上涨,但不同规格不同销售期的螃蟹涨价幅度不一样,小规格蟹会小涨(涨幅5%-10%),中规格蟹会中涨(涨幅10%-20%),大规格蟹会大涨(涨幅20%-50%),高规格的大闸蟹会“一蟹难求”。今年螃蟹销售将呈现“两头高、中间平”趋势,渔业专家建议养殖户把握好销售时机,争取养殖经济效益最大化。

最新兴化螃蟹交易量、螃蟹规格价格加微信:Tabniu

【螃蟹头条】河蟹最后一次蜕壳要点,关乎你今年螃蟹的规格

8月中下旬至9月上旬河蟹进入最后一次蜕壳,也就是整个生长期的第5次或第6次蜕壳,更是河蟹育肥、增重的关键时期,抓好这段时间的饲养管理,是确保丰产、丰收重要措施,建议养殖户要掌握以下要点。

一、加强底质改良

蟹池经过几个月的使用,池底积累了很多的剩渣残饵、动物粪便和腐烂的水草等有机质,底泥往往出现发黑发臭现象,对底栖习性的河蟹生长极为不利。建议每周使用1次改底产品,采取生物底改配合化学底改交叉使用,如臭氧片和高铁酸盐等增氧型的氧化底改。但池塘爆发蓝藻时,切不可用季磷盐底改。

二、加强水体消毒

经历前期持续的高温,蟹池态环境有恶化的趋势,水中尤其是底部的厌氧有害菌增多。建议使用温和性的消毒剂如噬菌蛭弧菌,可7~10天使用一次,高温时尽量在早晨或者傍晚时使用。pH过高的蟹池,先使用有机酸或乳酸菌进行缓冲,然后再使用蛭弧。

三、加强饲料营养

选择正规厂家生产、诱食性好、蛋白质含量适宜的配合饲料;补充投喂冰鲜鱼一定要选择质量好、新鲜程度高、不变质的海淡水小杂鱼。最后一次蜕壳前饲料中可添加一些具有诱食、开胃、保肝、利胆、防肠炎、助消化和抗应激的保健药品,如免疫多糖、海藻多糖、大蒜素、复合维生素等,以提高河蟹的体质。 饲料投喂仍然要坚持“四定”的原则。

四、加强用药管控

河蟹最后一次蜕壳后,经过一段时间育肥即将进入市场,后期蟹池用药必须严格执行NY5071标准,杜绝使用孔雀石绿、硝基呋喃类等禁用药物和抗生素。目前市场上的药物种类繁多,很容易造成药物的无意非法使用。养殖者在购买时一定要选择有药物成分、含量及生产批号的正规产品,所购药物必须有产品质量检测报告,检验检疫合格证明等。用药要执行“休药期”制度,并做好用药记录,备于追溯。

出处:盐都区水产技术推广站